2025年美国新一轮关税政策(如基础关税加征、取消小包裹免税豁免)冲击全球物流行业,UPS和FedEx面临业务量下滑、成本上升及合规压力。跨境电商卖家需应对订单流失风险,通过海外仓布局、合规管理、技术工具应用及客服外包优化客户体验。供应链区域化与多元化市场布局成为长期趋势,企业需灵活调整策略以应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2025年4月以来,美国政府新一轮关税政策的出台(如全面加征10%基础关税、取消低价值包裹免税豁免、实施动态对等关税机制)对全球供应链和物流行业造成深远冲击。作为跨境电商物流的核心服务商,UPS和FedEx面临业务量下滑、成本上升、合规压力加剧等多重挑战。对于依赖国际物流的跨境卖家而言,理解政策变化并制定应对策略至关重要。
一、美国关税政策的核心调整及对物流行业的直接影响
全面加征基础关税与动态对等关税
美国自2025年4月5日起对所有非加墨国家商品加征10%基础关税,并对57个国家和地区实施动态调整关税。叠加原有高关税(如对中国商品的25%关税),企业进口成本波动率超30%。UPS最大客户亚马逊因关税政策削减50%出货量,直接导致UPS日均包裹量下降9%,预计全年收入将出现低个位数百分比下滑。FedEx则通过推出“动态关税计算器”帮助客户预估税费,但其自身运营成本也因港口拥堵、清关延误等问题显著增加。

取消低价值包裹免税豁免
5月2日起,美国取消对价值低于800美元非邮政渠道进口商品的免税政策,直接影响Shein、Temu等依赖小包裹模式的平台。据中信建投测算,2025年中美跨境电商空运需求将下降超20%,而海外仓订单需求预计提升8%。UPS和FedEx的跨境小包业务首当其冲,需重新评估低价小包裹市场的盈利能力。
清关复杂性与合规压力
美国海关对HS编码、MID代码(制造商识别码)等合规要求趋严,MID代码缺失或错误可能导致货物滞留。中小卖家因合规能力不足,清关失败率上升,进一步压缩物流需求。例如,洛杉矶港5月初货运量因关税政策下降30%,港口拥堵和交付延迟风险加剧。
二、跨境电商卖家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物流成本上升与订单流失风险

供应链与物流模式重构
合规与清关能力升级
客服外包与客户关系维护

三、长期趋势与行业建议
供应链区域化与本土化
高关税推动企业缩短供应链,转向墨西哥、东南亚等区域化生产中心。卖家需评估现有供应链对中国产商品的依赖度,探索多元化采购渠道。
技术驱动的物流优化
物流企业加大技术投入(如自动化清关系统、AI关税预测),卖家可借助这些工具提升运营效率。例如,FedEx的“动态关税计算器”通过API实时更新税率,帮助企业精准预估成本。
政策窗口期的博弈
中美90天暂停关税谈判为企业提供缓冲期,卖家应利用窗口期锁定低价库存,同时为未来关税重启预留弹性空间。例如,半导体企业可提前采购以规避潜在成本反弹风险。
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将持续影响全球贸易格局。对于跨境电商卖家而言,短期需通过提价、海外仓布局、合规优化等手段应对冲击;长期则需构建韧性供应链,分散市场风险,并借助物流服务商的技术与资源提升竞争力。唯有主动适应政策变化,方能在贸易摩擦中把握机遇,实现可持续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