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店率飙升
亚马逊卖家损失惨重
众所周知,亚马逊的每次封号行动都并非偶然,而是对平台卖家的审查从未停歇,甚至在不断升级。
近日不少卖家反馈,亚马逊又开始启动无预警的大面积扫号了,本次封号没有提前预警,也不给整改机会,直接停用账户并移除商品信息。大批卖家因此中招,甚至有卖家多个店铺同时被封。
跨境知道获悉,仅8月25日-8月31日,不到一周就有约2800位卖家的店铺在亚马逊上停止销售,以均数计算,几乎每天超400个中国卖家店铺疑似被亚马逊关停。
范围放眼全球,则有超过12000个亚马逊卖家店铺因各类违规被封,可见此次清查力度之大。
据了解,北美、欧洲、日本等多个站点均有卖家中招,其中中国卖家占比超过60%。3C电子、家居、服饰等类目成为重灾区。
值得注意的是,被封的不仅是新手卖家,其中不乏月销超过130万美金、店铺Feedback达数千个的成熟卖家。
通过咨询某位亚马逊账号经理,跨境知道得到的答复是,此次风电主要涉及的违规行为有以下四种:
Listing违规翻新
这种曾被行业广泛使用的“擦除差评、获取新品加权”手段,如今因掩盖产品历史表现、误导平台系统,被亚马逊判定为严重违规并零容忍。
运营数据异常
短时间内过高的退货率、不合理的销量激增、较多差评及侵权投诉等情况,均会触发平台风控。
违规合并变体
通过新品捆绑老品蹭流量、强行合并非同类变体等操作,自今年初起就成为亚马逊重点打击对象,风险持续攀升。
账号关联
不仅信用卡、地址、收款账号等“强关联”行为会被严查,以往判定概率较低的“弱关联”行为,也因审核加强而风险陡增。
更让卖家焦虑的是,此次账号冻结后申诉难度极大,多数申诉因“整改方案不具体”被驳回,店铺恢复运营的可能性渺茫。
在大规模封店的同时,亚马逊加拿大站点的KYC审核也迎来关键升级。尽管KYC审核并非新政策,但此次调整带来两大核心变化:
一方面,审核范围从“新入驻卖家”扩展至“长期运营的老卖家”,不少运营多年的店铺收到“重新审核”通知。
另一方面,新增法人视频验证与地址核验环节,且要求卖家在60天内完成,超时未通过将面临账户权限限制。
与往年不同,2025年审核新增两项硬性要求:
法人视频验证
需通过实时视频完成身份核验,过程中需展示证件原件并回答审核员提问。
地址明信片核验
部分卖家需接收含验证码的实体明信片,最多仅3次申请机会。
二、TikTok Shop美区严打
数百家中国店铺被封
除了亚马逊店铺清查力度加大,TikTok Shop美国小店近期也正开展着大规模合规整治,已有数百家中国店铺因违规操作被封。
跨境知道了解到,本次治理力度显著,涉及多项严厉处罚,包括资金冻结与货款扣留等。分析人士指出,类似此次的“重拳打击”,意味着平台正式进入“去粗放化”运营阶段。
一位新手卖家在社交媒体反馈,其店铺本来已经通过试用期,但运营不到一个月,便遭遇了封店,即使申诉也无法重新运营。更无力的是,封店恰逢90天回款,平台还一并取消了店里八百多笔订单,扣除了所有店铺款项,相当于白干。
另一位新手卖家成长期更短,刚刚上线的美区本土店铺,不到一周时间便被平台关停,封号速度比出单还快。
然而,跨境知道深入了解发现,这些卖家店铺之所以被封,不外乎是踩在了平台红线上。第一位卖家收到的封号反馈里显示,其店铺存在货不对板的违规现象;第二位卖家则是资料审核不通过,因为其使用的本土店注册资料被重复使用。
根据TikTok Shop日前发布的官方公告,平台明确表示将严厉打击低质铺货与店群套利两类违规行为。
公告中提到,平台近期监测到部分卖家存在此类违规操作:通过批量开设店铺、上传低质商品等方式大规模铺货。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损害消费者购物体验,还拉低了平台口碑与整体经营效率。因此,平台呼吁广大卖家深耕优质货品,通过精准选品与精细化运营提升经营成效;同时,TikTok Shop也将推出一系列治理措施,为卖家的高质量经营提供保障。
此外,TikTok Shop在公告中补充说明,未来平台会持续加大治理力度,不断完善治理规则与技术手段——一方面让合规经营的商家获得更公平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让消费者能在平台享受到更安心、优质的购物服务。
显而易见,无论对跨境卖家,还是电商平台,违规经营都是危险因素。尤其在贸易环境动荡的背景下,保证合规经营,更是保证持续发展的坚定基石。
客服
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