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仅要有做自己的能力,也要有『暴打』对手的勇气。
还要谨慎选择竞争对手,因为最后你们可能会变得很像。
今年,亚马逊想要做的好,选品和站外体系搭建是关键。
讲到选品,其实选品不只是选择产品,还在选择对手。
选对了对手,你可以风生水起,选错了对手,你也可能一败涂地。
我们中国有句话叫做,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在一个对手相对比较弱的产品市场里面,即使市场体量相对较小,我们也可以把单量做的很好,轻松抢一个best seller。
怎么选择对手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核心问题。我们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判对手的实力:
一、产品销量
首先要关注的就是对手销量。在进入一个市场前,调研对手的销量是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每一个关键词排名上面的对手销量,都是我们的目标。
也就是说,他在哪个位置能出多少单,那我在哪个位置也能出多少单。反过来说,我需要出多少单,达成什么样的数据,才能到那个位置。
同时,对手全年全时段的销量,也可以非常好的告诉我们备货数量和推广的时间节点。
二、产品定价
决定产品销量直接因素就是价格,价格直接影响买家购买行为。一个产品进入市场前,必须遵循市场规律,而这个规律就是价格暗示。
实时关注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推广策略,避免自身陷入价格战,确保自己购物车份额。
对方价格策略到底是怎么设置的,高低打法转换怎么玩的,先从高向低调整,还是先玩低价,销量提升之后,再向高价调整。
或者说,对方的价格从上线到你调取数据当天,价格从来没有变化过?我们可以从每一个对手的价格策略去看他的推广打法。
价格波动式上涨、平稳状态, 或者缓慢下降,可以判断出这款产品还是处于红利期,利润还比较高, 生命周期也是在线的。
如果产品市场价格疯狂下降,生命周期已经基本已经停止了。
谁都不会做亏本买卖,大家只有通过牺牲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换取利润最大空间。所有卖家进入价格战状态。
三、类目排名
如果对方整体销量每天并不多,却占据一个bestseller,我们基本可以判断出对方是巧用小的类目拿到这个bestseller的。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分析下,以其现有单量,这个bestseller我们能否拿到。
大类目排名很靠后,甚至几万名,但是在其中一个小类目却在前几名,说明这个类目下的卖家销量并不多,还是比较好抢BS的。
利用keepa工具,如果对方是一个新品的话,我们可以通过其类目排名, 判断其推广运营能力,如果在极短时间内冲到类目排名top位置,说明对方在疯狂刷单。
或者是在做站外资源,通过订单量,把流量做起来。
四、Review分析
当选择一款产品时,review的数据是帮助我们判断对手运营水平的最佳数据。从对手的review可以看出他到底是人民币玩家还是普通玩家。
也就是说,他的运营水平和我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可以看出这个卖家是没有玩黑科技的。
如果你看到review数量曲线跟过山车一样,出现剧烈式波动,今天一个明天一千个后天又是一个的这种listing,很明显是利用的黑科技玩法,这种就是人民币玩家。
如果行业里充斥着大量的类似人民币玩家,还是别进去了,不是一路人,玩不过人家。
五、文案分析
分析竞品文案的好坏,图片是否有吸引力,详情描述等可以判断其运营能力的强弱。
listing关键词位置是否是最佳排序,品牌、名称、重要属性、功能等直接能够在搜索页面中反映出来。
整理竞品关键词分布,哪些关键词搜索页面最高。
产品图片数量放的少,苍白的修饰,卖点、功能、尺寸,材料等描述匮乏,销量都不怎么样,基本不用看了,属于不争不抢佛系运营了。
天天做秒杀的都是什么物种存在呢?站外资源丰富的大卖家,随时准备几十个站外网站辅助,而站内天天搞秒杀的基本是人民币黑科技玩家的攻略。
如果竞品关联的listing全部都是自家的,那这块市场你要考虑是否还适合进去。
如果竞品非全新品数量很大,说明这个市场退换货很多,这就给我们一个暗示,在进入这个行业时,计算成本利润必须考虑到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