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早5年做亚马逊,我将是千万富翁?

随着跨境市场的不断发展,卖家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有些卖家不断在唱衰,利润不断缩水,有的卖家也抱怨亚马逊越来越难做了,要是早5年就很容易了。

我问他你已经出道很多年了,早5年前你为啥没做亚马逊啊?他回答之前有想跟朋友合伙做亚马逊,但考虑到当时做的人不多,风险太大,所以就放弃了。

现在想想竟然又羡慕起5年前,而当今独立站又处于这个风口之上,各大论坛、培训、展会上,都在纷纷议论借势营销,5年后的今天会不会周而复始,又和如今对亚马逊一样呢?

说真的,亚马逊自今年来确实合规了不少,但竞争也大了不少,从亚马逊发展的整个历史轨迹就可以看出:

12-13年:亚马逊很早期的原始状态,那时候平台不断的给卖家流量红利,基本上早期入驻的卖家都可以赚的盆满钵盈。

14-15年:以深圳为代表的外贸人开始大量进驻亚马逊,并以深圳的知名电子产品,3C类目攻城夺地,现在很多美国站的电子产品类目爆款,都可能是那时候做起来的。

2016年:是亚马逊开始宣布全球开店的那一刻,大量的赚钱效应吸引了各路豪杰入场。

2017年:亚马逊进入了中期阶段,大家开始强调做精品,优化listing,精细化运营。

2018年:亚马逊以产品作为基础,以品牌和服务为核心。

所以,市场现状不是最大的问题,问题在于很多的卖家始终沉迷于自己的成功,没有足够多的危机感,不能求新求变,总是在掌声中满足。

其实,我们应该沉下心来思考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

嗅觉敏锐的卖家可能已经发现,现在做亚马逊已经不如从前了,从宏观因素来看,大量的新生卖家入驻确实增添了不少竞争。但内在优化技巧大家都有提升,排名想要靠前,已经不是简单优化就可以做到的了。

那么现如今的亚马逊变成什么样子了呢?我来给大家简单描述一下:随着亚马逊站内流量成本越来越贵,再加上今年严打以后,review获取成本陡增,传统的推广手段刷单黑科技逐步失灵,一个爆款的打造成本从之前的成百上千变成了数万,亚马逊一下子从当初的风口行业变成了如今的高危夕阳产业。这些变化不但影响了中小卖家,很多大卖家也苦不堪言,特别是今年有对赌任务的大卖,估计很难完成增长任务了,很多公司都开始裁员自保。

按理说大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中国卖家更应该抱团出海,但是竞争反而更趋向于白热化,再加上中美贸易战日趋白热化以及各个国家都开始对跨境电商征税,让人不得不感叹时局艰难。

不过卖家也不要灰心,只要发展渠道有差异性,运营手段过硬,例如你同行只做亚马逊,而你在做亚马逊的同时再运营自己的独立站,积累用户群体,根据数据统计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营销定位。久而久之,还是有机会脱颖而出的。

种种数据表明,卖家之间的恶性循环竞争(刷单、跟卖、价格战),以及平台政策的不断调整(佣金上涨、手续费提高)等诸多因素,造成了众多平台卖家的利润大幅度缩水,以及资金回笼周期久,FBA积压库存导致滞销的问题。Image title

Image title

之前赚钱容易的时候,很多卖家并没有深刻意识到FBA压货模式这种毒瘤的存在。FBA压货模式会极大的侵蚀你有限的现金流,让你面临巨大的库存周转问题。很多亚马逊卖家是常年见不到钱的,而且就算那些所谓的大卖,按照正规的财务审计来核算的话,早就应该算破产了。

参与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