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任何一个渠道的广告都有可能出现在搜索结果页面或详情页
自动组广告位置分两种:搜索结果页面(搜索流量)和产品详情页面(关联流量)。
同类和互补的流量渠道并不只代表搜索流量,宽泛和紧密匹配也不只代表搜索流量。
经测试,所有流量渠道的广告都有可能会出现在搜索页面或产品详情页面,我们并不能简单的一一对应。这就表示,如果我们我们的自动组跑出的数据基本全是ASIN(产品详情页广告),我们并不能通过调控流量渠道来改善这种现象(差评!)
2.建议先对报表中的无效流量进行多次否定后再对流量渠道进行调控
根据上部分提到的,由于我们无法将无效流量直接归因于某个流量渠道,所以建议对无效流量先进行否定,如果还继续出现各种无效流量,应该根据数据的表现向运营指出Listing可能存在的问题,在Listing优化后如果问题依旧没有得到改善,此时我们再根据各个流量渠道的具体表现进行调价处理。
3.在产品不同生命周期应该主打不同的流量渠道
新产品刚上架时还没有Review,此时应该更多以增大曝光,营销顾客的心智为主要目的,在所有渠道开启的前提下,更多的使用宽泛、互补(更广泛的的流量触角),到了产品成熟期应该更多的依靠同类和紧密匹配(流量精准度更高)。
但是如果某个渠道表现较好,我们可以一直开启。
4.这里的宽泛匹配(Loose Match)和紧密匹配(Close Match)不能完全对应手动广告中的广泛匹配(Broad Match)和精准匹配(Exact Match)
很多老铁很容易把自动组的匹配原理和手动组的混在一起。手动组是根据我们设置的关键词进行流量匹配的,而自动组是系统自动分配流量的,分配流量的依据是根据我们Listing的内容:
宽泛和紧密匹配是系统先对我们的标题和后台Search Term中的关键词进行抓取,再根据这些关键词进行流量的匹配。
同类和互补产品是亚马逊系统对我们Listing上的数据(甚至包括类目、Review、QA以及顾客的搜索行为)进行分析判断,以理解这个产品,再将广告打到合适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