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品的利润不能太低,出售价格不低于15美金,不然扣除各项成本你很难有钱赚。
新手开店铺是想赚钱的,如果选品的售价过低,利润过低,那么产品没有盈利的空间,就会失去了运营的意义。
现在亚马逊的运营成本居高不下,每次广告点击都是要收费的,如果你的产品售价过低利润不高,就会不挣钱,白忙活一场。
(2)新品多家采样批量试销,选择轻小产品
在确定做一个产品后,一定要从多家采样,通过比较质量、价格、服务水平、包装细节等等,在对比中,可以帮你更好地了解产品的情况,扬长避短,从而提高选品的成交率。
结合对销量预期的评估,适当订货,进行试销,如果试销失败,分析总结失败经验如无法改善,果断舍弃,而如果试销成功,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产品的营业额。
(3)尽量不去选择需要类目审核的产品
我们都知道,亚马逊有些类目不对第三方卖家开放,有些类目不对美国本土以外的买家开放,还有些类目属于半开放式,即你如果想卖也可以但是必须先通过亚马逊的类目审核。
这类产品通常和人的健康息息相关,比如婴幼儿产品类、车辆配件类、食品相关类。
亚马逊通过类目审核来确保卖家具备一定的实力和资质来经营这些产品,类目审核的通过率不是100%个人建议新人应在有了一定的运营经验之后再进入,那个时候处理这些问题就会更得心应手一些。
(4)选择普通产品,避免电子、液体产品等敏感货、危险品等
敏感货就是指一些液体状、粉末状、带电池的、有异味的产品,这些产品有很多的头程服务商不愿意接需要找那些可以走敏感货的头程去操作,所以这就会增加了你发货的难度和成本。
而且在运输途中也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这些都构成了你产品发到海外仓库之前的一些不稳定的因素,若中间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导致这个产品不能按时上架,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5)规避垄断寡头品牌的类目
有些大品牌的选品早已发展成熟,有足够的规模性,比如listing的优质性,选品的评论数量,选品的销售量,选品的服务星级,可以从这多方面筛选考核,尽量规避这些头牌类目的选品,扬长避短,结合自身经济能力,选择一个适合自身的选品,制定针对相应的促销方案,从而提高选品的销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