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大清洗”:低效Listing下架风暴下的平台变革与卖家应对

亚马逊正掀起一场低效Listing的“大清洗”,计划清理约240亿条冗余商品页面,ASIN总数将缩减至500亿以下,以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消费者体验。然而,这场“瘦身”计划让不少卖家感受到政策模糊和误伤的困扰。文章深入解析亚马逊平台改革的背景、卖家的阵痛与应对策略,并探讨平台与卖家如何在效率与公平之间找到平衡,实现长期共赢。

亚马逊“大清洗”:低效Listing下架风暴下的平台变革与卖家应对

一、平台“瘦身”计划:从“万物商店”到精细化运营

近日,亚马逊启动名为“Bend the Curve”的平台瘦身计划,计划清理约240亿条低效Listing,将ASIN总数从740亿压缩到500亿以下,旨在优化运营效率,降低云存储成本。

 低效Listing的定义:主要包括长期缺货、无库存、两年未更新的“僵尸链接”,以及重复、错误或不合规的商品页面。

 成本考量:2024年,亚马逊预计通过清理低效数据节省2200万美元,并预计到2025年再节省3600万美元的AWS成本。

 消费者体验下滑:Evercore ISI调查显示,2024年仅68%的消费者对亚马逊的商品丰富度表示满意,远低于2022年的84%,部分原因就是搜索结果中充斥着重复或无效的链接。

二、卖家的阵痛:政策执行中的矛盾与误伤

虽然亚马逊称清理的目标是“无用数据”,但不少卖家感到措手不及:

1. 标准动态,执行模糊

“低效Listing”的定义并非一成不变,部分历史链接因短期缺货就被判定为低效,导致优质商品被误判下架,卖家防不胜防。

 2. “跨账户连坐”机制

 如果一个关联账户被标记为低效,其他账户也可能遭受上新限制。一些卖家因旧账户积累了闲置Listing,导致主力账户受牵连,几乎停摆。

 3. 申诉流程低效

 违规通知往往缺乏具体细节,申诉周期长、成功率低,让卖家无从下手,损失惨重。

三、平台与卖家的共生之道:效率与公平的平衡

为了在降本增效与保护卖家生态之间找到平衡,亚马逊应当:

  提高政策透明度:明确低效Listing的判定标准,并设置预警机制,避免“闪电式”下架。

 优化申诉通道:设立快速响应团队,明确违规细节,缩短申诉周期,减少卖家损失。

 防关联机制升级:卖家需定期清理闲置Listing,避免多账户共用信息,使用独立IP和设备进行运营管理。

四、未来展望:重塑健康电商生态

这场清洗,既是亚马逊对过去粗放式增长的修正,也将倒逼卖家迈向更精细化的运营。只有当平台完善执行细节、减少误伤,才能真正实现更高效的电商生态,达成平台与卖家的长期共赢。

点击获取更多信息:https://www.blueglob.com/

欢迎咨询:400 666 9515

来源:网络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蓝海跨境立场!

做站外,找小牛 跨境店铺
  • 蓝海跨境
  • 蓝海跨境
  • 蓝海跨境|一站式出海营销解决方案服务平台 汇聚全球优质资源,连接品牌与服务生态 覆盖TikTok / Facebook / Google多平台合规投放体系 支持入驻、联合运营、战略合作|共建跨境新格局 欢迎咨询:4006669515
  • 内容
    97
  • 阅读
    32496
  • 粉丝
    0
扫一扫, 关注我
蓝海跨境
回收商标,亚马逊店铺 AdsPower指纹浏览器 做站外,找小牛 跨境店铺

官方社群 & 卖家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