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围绕“磁吸充电线”设计专利的跨境诉讼,令深耕 Amazon 北美站多年的深圳卖家 A 先生措手不及。原告 VoltEdge LLC 同时对六家同类型卖家发起 337 调查及联邦专利侵权诉讼,并在伊利诺伊州地方法院成功申请 TRO(临时禁令),冻结所有被告的店铺资金。业内普遍预计,若希望快速解决,每家卖家至少需承担 10 万美元赔偿及库存销毁成本,且诉讼周期往往长达六个月以上。最终,法途专业团队

【法途TRO和解案件分享】专利狙击并非绝境:看我们如何将和解成本降低70%并保住店铺
一场围绕“磁吸充电线”设计专利的跨境诉讼,令深耕 Amazon 北美站多年的深圳卖家 A 先生措手不及。原告 VoltEdge LLC 同时对六家同类型卖家发起 337 调查及联邦专利侵权诉讼,并在伊利诺伊州地方法院成功申请 TRO(临时禁令),冻结所有被告的店铺资金。业内普遍预计,若希望快速解决,每家卖家至少需承担 10 万美元赔偿及库存销毁成本,且诉讼周期往往长达六个月以上。最终,法途专业团队借助“Stage 2 快速替换设计工具”与系统化谈判策略,成功将 A 先生的整体和解金额压降至 3 万美元,较同行平均水平降低约 70%,店铺资金在 45 天内获得全面解冻,并保住了后续销量与 BuyBox 权限。本文旨在复盘操作思路,聚焦方法论,而非简单自夸。
一、案件脉络与时间轴
Day 1:原告取得 TRO,平台依法院指令冻结店铺资金与库存。
Day 2–3:法途团队接手案件,完成侵权比对,确认原告三项设计要点主张。
Day 3–5:借助 Stage 2 工具生成四版替换设计,并完成 3D 渲染与结构强度测试。
Day 6:向 VoltEdge 及其代理律师递交《改款设计声明》与《提前和解意向书》。
Day 18:双方完成远程 Markman 会议(权利要求解释听证),原告首次口头表示“低于 5 万可谈”。
Day 35:签署最终和解协议,和解金额 3 万美元,允许库存贴标改款后继续销售。
Day 45:法院正式解除禁令,Amazon 恢复账号收款功能。
二、关键策略解析

先“拆雷”再谈判
与其单纯讨价还价,不如率先瓦解对方的战略优势。Stage 2 工具的底层逻辑在于:
通过 AI 对原专利视觉特征进行向量化分析;
快速生成具备高区分度的可行外观草图;
48 小时内提供效果图及可生产性说明,证明新方案“显著不同”,最大限度降低后续销售损失。
当对方意识到法途团队可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替换设计并推进量产,其“迫使产品下架”的谈判筹码大幅削弱,为压价创造有利条件。
“四段式”对标报价法
① 原告实际诉讼成本(12–15 万美元);
② 同类案件历史判赔中位数(7.2 万美元);
③ A 先生被冻结资金(6.8 万美元);
④ 新设计可持续盈利预估(年化 40 万美元)。
团队将四组数据呈上谈判桌,暗示若原告坚持拉长诉讼周期,A 先生将把预算转向新设计,陪审团判决未必覆盖其成本。在可量化的对比中,对方逐步接受 3 万美元的心理价位。
以“案中案”施压
鉴于磁吸充电线外观同质化严重,法途团队同步检索到两项早于 VoltEdge 的日本外观专利,并于第 20 天提交 IPR(专利复审)请求。此举虽未必直接推翻原告专利,但有效放大其潜在诉讼风险。对方律师不得不将未来维权成本纳入现值考量,从而进一步降低当期要价。
三、成效量化
直接经济指标
和解金额:30,000 美元
保留库存:约 18,500 件(价值 16.2 万美元)
恢复销售:案后六个月同款/改款合计 GMV 达 120 万美元
间接收益
店铺评分与广告权重得以保全,避免重新冷启动。
团队内部形成标准化流程,后续三款新品上架前均完成外观规避设计,至今保持零侵权记录。

四、卖家常见误区与修正建议

误区 1:收到 TRO 后首先停工停产、等待律师报价
→ 建议:应同步推进“三线作业”:证据固定、替换设计与资金筹措。
误区 2:过度关注一次性赔偿金额
→ 建议:将可持续运营的现金流纳入总损益评估,判断“保留实力”优于“一刀切”。
误区 3:认为改款等同于彻底否定原专利
→ 建议:目标并非“打赢官司”,而是“赢得市场”。只要新设计可合法上市并实现销量,即达成商业目的。
五、案例启示

低和解金额并非依靠“能言善辩”,而是基于技术可行性与商业算术的充分量化;
48 小时完成改款看似激进,实则是设计、法务、供应链与 3D 打样并行处理的结果;
对跨境卖家而言,知识产权风险可控且可预估,关键需将“设计差异化”嵌入产品开发流程,而非事后补救。“当时账户突然被冻结,感觉天都塌了,第一个念头就是‘这次完了’。”A先生回忆道。“没想到不仅钱回来了,店铺也没受影响。对我们卖家来说,时间就是生命线,法途抢回的这几个月,价值远超那点和解金。”
结语
专利纠纷并非洪水猛兽。只要第一时间厘清证据、确定替换方案,并将谈判置于数据与成本框架之下,卖家完全有能力将损失降至最低。A 先生的案例并非个例;真正可复制的,是快速改款的执行力与“用数据说话”的谈判体系。期望本复盘能为在北美市场深耕的跨境卖家提供一份确定性:即便身处诉讼风暴,成本与机会仍可被重新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