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停滞35年,正迎来“中国时刻”

当众多中国品牌纷纷抢滩东南亚之际,Babycare却逆向突围,成功打入8000余家日本门店,成为首个入驻7-Eleven的中国母婴品牌。凭借高品质产品与本土化策略,Babycare在日本、阿联酋等高门槛市场稳扎稳打,展现出长期主义的全球化思维。在信任比速度更重要的时代,这家中国品牌正在用实力赢得世界的尊重。

日本停滞35年,正迎来“中国时刻”

“经济上行的美”——这个略带怀旧色彩的词汇,正在2025年的日本悄然走红,击中了无数年轻人的心弦。人们缅怀着那个热血激昂的黄金年代,却不得不面对冰冷的现实:2025年第一季度,日本GDP再次陷入负增长,标志着这个国家已被“失落的三十年”延续到了第三十五个年头。

 然而,就在日本经济持续疲软之际,一场由中国品牌引领的“反向突围”正在悄然发生。

一、停滞与机遇并存:中国品牌瞄准日本市场

1989年泡沫经济破裂,日本GDP曾占全球15.3%,如今却被中国、德国相继超越,滑落至全球第四。然而,TikTok Shop于2025年6月正式登陆日本,加入了Temu、SHEIN等中国电商平台的行列,目标直指全球第三大、年交易额超1690亿美元的日本电商市场。

日本市场看似保守,却蕴含巨大张力:

-既有对现金支付的执念,也孕育了“无印良品”式的消费美学;

-既有代际财富高度集中,也诞生了“返乡青年”带来的新消费场景。

 这正是一个“慢市场”的复杂魅力所在。

 二、线下帝国的温柔壁垒

 走在东京银座,三越百货的导购会以精确到厘米的鞠躬角度迎接顾客。这种独特的“おもてなし”(待客之道)服务文化,为日本构筑了一座难以攻破的线下商业壁垒。

 数据一览:

-日本拥有超4.5万家百年老店,位居全球第一;

-大丸百货东京店单日客流量可达8万人次;

  -礼品包装服务溢价10%依然供不应求。

 然而,疫情带来了转折。2020-2025年,日本电商复合增长率达14.3%,远程办公常态化,“返乡潮”助推线上消费快速渗透,电商的窗口终于打开。

 三、中国制造的“慢渗透”策略

面对日本消费者对“低价质优”的新偏好,中国品牌展现出惊人的适应力与创新力:

 -供应链穿透力:EcoFlow移动电源借众筹火爆出圈,精准击中防灾与露营两大本地需求;

 -产品创新度:SwitchBot用“非侵入式”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巧妙绕过用户对传统家电品牌的忠诚;

 -文化适配力:花西子用东方美学打动日本用户,美妆品类在当地销售占其海外营收的40%。

 正如日本乐天市场一位中国区负责人所说: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价格战,而是高性价比与技术创新联手的认知重塑。”

但也需注意,日本电商退货率仅5%-10%,用户粘性强,信任的建立往往需要长达五年以上的耐心耕耘。

 四、在“慢市场”中找到快节奏

日本市场的“快”与“慢”并存,决定了中国品牌必须“温柔渗透”,而非“强势攻城”。

-快变量:日元持续贬值拉低跨境运营成本,AI推动本地化运营效率提升;

-慢变量:支付系统割裂严重,二维码支付推广十年仍未普及,物流仍被五大巨头牢牢掌控;

  -结构转变:智能贩卖机正成为线下与数据采集的结合点,预示OMO(线上线下融合)正在加速落地。

 “小甜水”时代的回甘

1989年,日本资本买下纽约蒂芙尼大楼,东京一度被看作将取代纽约的全球金融中心。而如今,35年后的东京仍井然有序,却不再让人心跳加速。

但新的气泡正在升起——来自中国的电商平台与品牌,正为日本这个“失速的巨人”注入久违的活力。

如日本作家村上龙在泡沫经济崩盘后所写:

“经济停滞教会我们的,是在慢生长中发现持久的美。”

这个文化与理性并存的“慢国度”,正悄然打开通往中国品牌的新窗口。而真正的商业机会,往往就藏在文化张力与市场结构的缝隙之间。

 在许多人还沉迷回忆“经济上行的美”时,一批来自中国的新品牌,已悄然开始书写“东渡日本”的新篇章。

做站外,找小牛 跨境店铺
  • 蓝海引擎
  • 蓝海引擎
  • 蓝海引擎 | 专注跨境电商综合服务 全媒体开户,助力品牌出海 一站式跨境服务,共创全球商机! 欢迎咨询:400 666 9515
  • 内容
    237
  • 阅读
    113985
  • 粉丝
    0
扫一扫, 关注我
蓝海引擎
回收商标,亚马逊店铺 AdsPower指纹浏览器 做站外,找小牛 跨境店铺

官方社群 & 卖家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