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动态解读 | 美发布最新对中商标与专利发展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在2019年,中国的马德里商标注册申请量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首次超过美国。因此,报告认真探究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2021年1月13日,美国专利商标USPTO发布了一份题为《中国的商标与专利:非市场因素对申请趋势和知识产权制度的影响》的报告。

原文可复制链接查看https://www.uspto.gov/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USPTO-TrademarkPatentsInChina.pdf

报告指出,在2019年,中国的马德里商标注册申请量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首次超过美国。因此,报告认真探究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一、报告重点解读

1.中国商标、专利申请情况

报告指出,2019年中国商标局收到了780万件商标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收到了430万件专利申请。纵观五大商标局(中国,美国,韩国,日本和欧洲)的申请量,无论是在本国的申请,还是依据《马德里议定书》的申请,中国的申请量都远高于其他商标局的申请量。自2013年至2017年,中国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也远超过世界其他商标局的申请量。

2018年TMS国家和地区的商标申请

2013-2017年知识产权局和其他国家/地区提出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2.商标申请猛增的原因

在这份报告里,导致中国商标申请数量激增的非市场原因有四个:政府补贴、政府指标命令、恶意注册、防御性注册。

➤政府补贴:据报道中国已经实施了70多种地方补贴措施。由于补贴金额常常超过商标注册成本,导致不少人为了补贴而申请商标,并不打算真正的将商标在商业中使用。

➤政府指标命令:报告指出,中国政府曾在2020年3月11日要求国有企业的国际商标申请量增长50%。这种政府的命令是造成中国商标申请量增长的第二个非市场因素。

➤恶意注册:这类注册主要是指意图通过恶意注册商标以纯粹获利,这会会扰乱商标注册秩序,而具有中国特色的商标保护及执行体制则助长了这类“恶意注册”的产生。

➤防御性注册:即有良好注册意图的合法品牌商所做的防御性注册,为了保护自己的品牌,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品牌商会把并不打算使用的类别也一起注册。

3.对商标体制的影响

报告指出,上述非市场因素的申请会破坏商标注册机制的可靠性。此种混乱的商标注册现状使得侵权检索变得更加复杂,同时也限制了那些合法销售产品或服务的商标持有者其商标的保护范围。防御性申请虽可视为合理应对措施,但这些成本远高于中小型企业能够接受的成本范围。

4.对专利申请趋势与影响

与商标相似的是,政府补贴以及指标命令也是导致专利申请量增长的两大因素。报告认为,加大补贴力度可能会鼓励各方申请来获得补贴,而不是起保护创新作用。

5.结论

近年来,在中国提交的商标和专利申请量已超过全球各国。一些观察者将一个国家的商标和专利申请量视为其品牌创造和创新力强度的指标。尽管涉及中国的数值比较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与中国在这些领域的强度有关,但如果没有其他背景条件的情况下,就不能得出这方面的结论。USPTO认为知识产权授权是知产商业化的主要手段,而目前中国知产授权所带来的收入在其贸易收入中仅占非常小的比重。

二、启示

从上文来看,USPTO这篇报告是对中国商标、专利申请提出质疑。先不论USPTO的视角是否完全客观,但报告对我们依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首先,商标与专利申请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以及其发明创造与科研实力。这份报告USPTO重点关注中国商标、专利的申请发展,其实是对中国知识产权过去十年的积极肯定。同时,在知识产权问题的角度上,知识产权的发展、竞争已经成为两国之间比较的重点,而且这种趋势将会越来越深刻。这就要求出海尤其重点市场在美国的企业,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及知识产权成果的研发,拿出有竞争力的产品打响自身品牌。

2.从商标、专利申请影响来看,上述四种尤其是恶意注册的一些申请,渐渐引发不少知产从业人士的不满,尽管USPTO并未将其中国申请等同于非市场因素导致的申请,但这篇报告间接表达着他们的态度。这也许意味着未来USPTO对中国商标申请审批将会更加严格,因此,大家一定要认真谨慎的对待每一件申请,严格遵守美国商标专利局的法律法规,切勿投机取巧。

(来源:老王说标)

0
收藏0
品牌备案
评论1分享至
参与评论
后参与评论
暂无数据

简介: 作者很懒,还未填写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