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自从2013年进入这个行业以来,从来没有看到过像今年一样,如此之多的服务商,简直是令人咋舌!每天的朋友圈就被什么刷单,刷评价,删差评,打跟卖,拿数据,VC账户注册,查VC资料,SC死因等等内部资源内部渠道给淹没了。
每天都会有3-5个服务商加我,这种环境其实容易把人弄得异常焦虑。为啥这么说呢?天天在朋友圈看到各种服务商如同微商一样的晒黑科技,内部资源,以及各种用了黑科技和内部资源以后腾飞的案例,你再淡定也容易被影响到的。因为你会想我的竞争对手在用,我没用会不会被甩的很远? 竞争对手都用内部数据了,我还在苦逼哈哈的做关键词调研,岂不是慢他一大截?说实话我们运营团队有几个组长都被这种焦虑情绪影响了,而且我们也有几个固定合作的服务商。大环境如此,谁又能独善其身呢?
其实服务商本身没有错,很多服务商也不是骗子,正儿八经在卖黑科技,卖资源,卖数据没什么不对。只是我觉得这样的乱象就是导致我们卖家又多了一份额外的支出,大家仔细想想,之前没有那么多内部资源服务商的年代,我们是不是就做不了亚马逊了呢?而且现在的黑科技越来越从之前的 “利己” 变成了 “害人”。大量的卖家购买黑科技害人坑竞争对手,然后又大量购买内部渠道解套解封,这样一来一回其实是没有意义的,空耗了大笔的费用罢了,结果服务商赚的是盆满钵满。
这个时候有老铁肯定要说那我们一起站起来抵制服务商就好了,你觉得可能么? 这种情况一旦造成,我们就必须吞下这个恶果,明知道被割韭菜那也得乖乖把头伸出来让人去割。为啥呢,道理很简单啊,你的竞争对手用黑科技害人?你就坐以待毙,不去找服务商解封或者反击?你的竞争对手找服务商疯狂买内部数据,买内部资源抢占市场流量,你就等着看?这明显是不现实的。而且我们中国人所谓的抵制本来就是伪命题,鲁迅先生就说过中国人是一盘散沙,前段时间去逛万象城看到D&G还是有人在买,里面的顾客也不比其他同类型价位的店铺人少,一阵风过后该干嘛还是干嘛,一贯都是这样的。
至于有人问到这些服务商的内部资源内部数据到底是不是内部的,我只能说四六开,差不多四成是内部资源,比如开VC账户这种事情,黑科技肯定是开不了的!必须通过内部才开的了。而且那些A9关键词数据,大类目数据也基本都是来自于内部,毕竟我们都有爬虫工具,知道通过爬虫是不可能拿到这些数据的。另外就是账号解封当然也是妥妥的内部资源了。 我们曾经有个大号被封,找服务商解封两个小时拿回来,简直是目瞪口呆了,要是写申诉信,估计两个小时亚马逊那边还不一定看得到。
另外六成基本都是黑科技,玩黑科技是容易被秋后算账的。举个例子,现在流行的删差评其实就是黑科技,并不是什么内部渠道。给你们看张图就明白了,多的就不说了,说了我估计要被追杀,各位可以自己好好琢磨一下。另外那些删一个差评,再免费送你十个差评去坑害竞争对手的服务商,我希望你们做生意要有点底线,盗亦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