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知识产权该如何保护?

2018年6月23日,集合中日两国20余名顶级知识产权专家,腾讯、华为、比亚迪、迈瑞、创维、日立等数十家中日领军企业参加,主题为“大数据时代下的知识产权保护—2018中日知识产权(深圳)高峰论坛”首日在南山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举办。此次论坛瞄准行业前沿,共话科技创新,是深圳首次围绕大数据与知识产权举办的大规模论坛。

   致力于打造“最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先锋区”

据悉,此次论坛的举办源于中日知识产权合作研究机制,是目前中日两国最高的常设性学术盛会。此次会议在原有的专家研讨会基础上,升级增加对社会开放的高峰论坛议程,并选定在我国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领先的深圳南山区举办。论坛由南山区人民政府以及三家中日知识产权合作研究机制发起单位共同主办,国家商标局、国家知识产权局、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日本驻华大使馆等各界超过150人参会。

当日论坛分别由我国知识产权著名专家、国新南方知识产权研究院首席专家吴汉东,日本明治大学教授熊谷健一主持。国新南方知识产权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李艾峻作为承办方代表介绍论坛情况。南山区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在致辞中表示,随着大数据技术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日益普及,司法创新也将成为大数据技术产业落地的重要试验田。南山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也是创新发展的示范区,一贯重视包括大数据在内的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的重要作用,南山区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的1/4,目前正奋力推进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势必将进一步释放知识产权对于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致力于打造“最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先锋区”,全面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司法体制创新完善,进一步促进南山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前沿重地和核心区域的全面发展。

会议上,日本知识产权著名专家、北海道大学教授田村善之,腾讯研究院秘书长张钦坤,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管育鹰,日立集团知识产权本部长户田裕二等七人作主题演讲。此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院长胡充寒教授,南山区科技创新局局长刘石明等嘉宾从科技创新、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和知识产权的关联等方面再次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圆桌探讨。



大数据应用于知识产权行业的哪些地方?


知识产权大数据的巨大价值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事知识产权大数据的研发和应用。目前,许多从事知识产权服务的机构都很重视大数据资源的积累、建设和应用,开始尝试探索新的数据应用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上说,对知识产权大数据的挖掘还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中国知识产权行业的大数据主要应用到以下几个方面:商标、专利、版权的基础检索;专利撰写;知识产权数据分析与竞争分析等;知识产权评估、质押和金融等方面的应用。

在商标、专利、版权的检索过程中,知识产权申请总量和申请过程产生的海量数据资源,为大数据在知识产权检索应用上提供庞大的数据基础,同时随着知识产权基础申请井喷式的增长,传统依靠人工方式检索知识产权相似性的难度越来越大,工作强度也越来越大,大数据人工智能可以做到类机械性的工作,进行有效的数据清洗和数据比对,并逐步完成机器学习和提升的功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知识产权和大数据不断融合的同时,也意味着即将创造全新产业生态圈。大数据为知识产权运用提供方向和落脚点,知识产权则为创新发展保驾护航。大数据将碎片式的、相互独立的知识产权“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连接起来,形成信息共享的知识产权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大数据应用全过程和创新发展的全领域。既要防止数据资源垄断,保护创新动力;又要激励数据基础资源共享,发挥最大效能。

参与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