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品思路
精品模式下,开发者会花更多时间做市场调研,了解某个类目的品牌集中度、产品功能属性差异、售价水平、销量空间等,然后从不同维度总结不同类型的产品(比如窗帘,可从遮光度、材质、外观图案、使用场景、售价水平等进行细分),综合考虑利润率、销量、风险是否值得去做。
铺货模式下,重点看新品榜的销量排名,较短时间内大类排名至1w以内、无明显侵权且能在1688找到现货的,基本上可以上架了。从同行、facebook、独立站找出近期出现的爆款,新奇古怪的玩意,然后再去1688找类似款或做些细微改动,所以很讲究时效性,要眼疾手快、快刀斩乱麻,过了这股热潮,销量将急剧下降(搞铺货来钱快)。
工作模式
精品更偏重质量,部门领导也不敢要求过多产品数量,一个月1-10款产品就够了,开款需要写报告向领导阐述开款理由,经领导同意才能继续推进。为了追求专业化管理,有些部门还会将一个很垂直的类目只交给一个人负责,定期向领导汇报工作才能进展,必要时还会拉上销售同事、美工同事等一起讨论解决方案(文案怎么写、图片需要怎么做、要呈现什么卖点等),不会产生内部开发冲突。
产品数量少加上追求专业化,所以每个产品与开发都能明确对接销售同事与采购同事,开发可以更好地了解产品整个流程的运营状况
铺货则要求更多的产品数量,一个月40-80款产品不等,每个开发负责较大而笼统的类目,加上大家都想冲业绩,所以不仅工作压力大加班严重,而且内部开发容易产生冲突,为了同一个产品争得不可开交,甚至还得交给上级领导仲裁,需要设计一种机制来判定产品开发权归谁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