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洋讨债近亿元,深圳“手机壳第一股”杰美特的艰难抉择

“手机壳第一股”杰美特跨洋追债六年,近日与两家美国客户达成和解,成功回款逾五千万人民币,但仍有三千余万欠款悬而未决。本文剖析这场近亿元债务风波背后的商业抉择,揭示跨境贸易中的风险、代工模式的困局,以及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应对策略与转型启示。

跨洋讨债近亿元,深圳“手机壳第一股”杰美特的艰难抉择

一场持续六年的跨国债务纠纷,近日终于迎来阶段性结果。深圳上市公司\杰美特(300868)\发布公告称,已与美国客户 Incipio Tech 和 Vinci Brands 达成和解,成功回收欠款约 77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600万元)。但另一家关联公司 Incipio, LLC 仍有 512万美元(约合3738万元)未达成协议。

 这场波及近亿元的债务拉锯战,不仅揭示了跨境贸易中常见的回款风险,也映射出杰美特在业绩承压之下的商业博弈和现实抉择。

 一、六年纠纷:从黄金合作到法庭交锋

 杰美特与Incipio Tech的合作始于2016年,后者一度是其第二大客户,2017年贡献营收超10%。但从2019年开始,Incipio Tech开始持续拖欠货款,累计达 512万美元。

 另一家客户 Vinci Brands 则在2022年开始合作,却迅速违约,拖欠货款 745.6万美元,甚至在2023年杰美特催款过程中单方面取消订单,造成额外 176万元 损失。

 面对僵持不下的局面,杰美特于2023年在美国提起诉讼,但法院迟迟未开庭,诉讼进程缓慢。最终公司选择让步和解,原本应收总额 1281.9万美元,仅收回 772万美元,主动放弃超过 1300万元人民币 的债权,以换取资金快速回笼。

  二、为何妥协?现实压力下的理性止损

 杰美特的“妥协”,并非无奈,而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理性决策:

 财务压力山大:公司自2021年至2023年连续三年亏损,2024年虽短暂扭亏,但2025年Q1营收同比下滑29%,净利润由盈转亏,现金流捉襟见肘。

 坏账已计提:此前已对上述应收账款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现回款反而有助改善报表表现。

 避免继续烧钱:跨国诉讼周期漫长、法律成本高昂,和解可以有效止损,减轻后续拖累。

 三、和解之后,风险依旧

 虽然这次和解暂时缓解了资金压力,但杰美特的深层问题依然棘手:

  严重依赖大客户:2025年Q1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大客户新品延期”,凸显其业务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

 品牌力薄弱:虽有“决色”等自有品牌布局高端市场,但截至目前,OEM代工业务仍占营收86%,利润空间和议价能力受限。

 剩余欠款未追回:与Incipio, LLC的诉讼仍在进行中,一旦败诉,不仅无果而终,还将产生新的财务压力。

 四、这场风波带来的启示

 杰美特的经历,为中国出海企业提供了三点重要警示:

 1. 合同合规是底线:无论客户多大、合作多长,都必须在合同中明确付款周期、违约责任与争议解决机制。

2. 客户结构需多元化:避免“押宝”大客户,提升业务抗风险能力,增强企业韧性。

3. 理性评估诉讼价值:跨境维权成本高、周期长,企业需权衡“全额追回”与“部分回款”的利弊,务实处理商业纠纷。

 止损之后,更需转型突围

 这场跨洋讨债战役,杰美特虽然“割肉求生”,但并非失败,而是一次务实止损的选择。但若想真正摆脱对代工的依赖,走出短期财务泥潭,公司仍需在品牌建设、产品创新、市场多元化等方面加速发力。

跨境风浪虽大,唯有稳舵提速,方能乘风破浪。

点击获取更多信息:https://www.blueglob.com/

欢迎咨询:400 666 9515

来源:网络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蓝海跨境立场!

做站外,找小牛 跨境店铺
  • 蓝海跨境
  • 蓝海跨境
  • 蓝海跨境|一站式出海营销解决方案服务平台 汇聚全球优质资源,连接品牌与服务生态 覆盖TikTok / Facebook / Google多平台合规投放体系 支持入驻、联合运营、战略合作|共建跨境新格局 欢迎咨询:4006669515
  • 内容
    97
  • 阅读
    38855
  • 粉丝
    0
扫一扫, 关注我
蓝海跨境
回收商标,亚马逊店铺 AdsPower指纹浏览器 做站外,找小牛 跨境店铺

官方社群 & 卖家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