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受疫情影响欧美众多线下门店闭店,今年的黑五圣诞消费旺季情形不同于往年。但不变的是,一切供给应围绕着消费者出发。数据显示,今年消费者预期、消费品类偏好将有所变化。
一、疫情下的消费者调研:
1.// 由于线下途径受限,欧美国家均有半数以上消费者表示会更倾向线上购物。因此,消费者画像和人群来源更为多样化,提高独立站易用性、优化消费路径是今年的普遍预期。
2.// 数据显示,其中英国有64%的 GZ 一代/千禧一代打算在黑五这天通过线上独立站购物消费。在此商家们需注意的是,年轻一代虽然是互联网“土著”,但他们十分重视感官刺激、重视真实层面的消费体验。
3.// 据各方权威媒体预测,今年11月份最热门商品类别相比往年也发生了变化趋势。多年以来,蜂拥至线下商铺、抢购打折的电子产品是“黑五常见景象”。但是据今年 GWI 调查数据显示,疫情对此产生巨大影响——服装类和礼品类将成为接下来独立站商家们需关注的焦点。
- 此前被压抑的购物欲,在消费节气氛煽动下大幅回升。今年上半年,不论是从生产供应链、仓储物流支持、消费者风险预防等方面看,购物欲普遍有所下降,但也随着时间迁移蠢蠢欲动起来。
- 服装和礼品类产品单价并不昂贵,对大多消费者来说都在可以接受范围内。在经济环境不稳定情况下,这些平价消费品类会对消费者的购物欲起到缓释和安慰作用,产生“口红效应”。数据显示,英美国家在1 - 5月服装和礼品的消费量均有下降,自6月起才开始回升。其中在4月份,曾有39%消费者表示他们计划优先购买服装类商品,到今年6月至7月这一偏好比例继续升至47%;然而相比之下,往年同期优先考虑采购家用电器等较昂贵品类的消费者比例从52%降至47%。
- 目前看来,大众消费决策并非一定是由“收入因素”驱动的。比如美国高收入人群中有16%计划在今年圣诞节增加支出,而低收入人群中这一比例也有15%,是差不多的比重。相比起上半年的紧张小心,更多人更愿意在年末消费节“挥霍”一把。
4.// “宅家”日久,导致消费者在 SNS 社交媒体等线上平台更为活跃,而消费者的触媒习惯、消费习惯也同时进一步向线上独立站渠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