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五网一大考前,亚马逊价格bug致卖家损失惨重,卖家呼吁亚马逊赔偿。同时,有卖家利用镜像等违规手段操纵评论,联邦贸易委员会已出台虚假评论最终规则,呼吁亚马逊实施以维护市场公平。

没有多少天就要到黑五网一大考了,这个时候是最不能出岔子的时候,但耐不住亚马逊自己出问题啊!
01
产品价格无故降低
卖家损失惨重
近日,在论坛上有部分卖家反映自己的FBA商品价格被无缘无故降低了,并且降低了有70-90%,直接导致库存被秒空,给卖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图源:亚马逊论坛
虽然事后有卖家意识到bug,并及时修改了价格,但是商品已经被抢购一空了。为了挽救损失,卖家们也寻求亚马逊的帮助,想要取消已经发货的订单,但是都无济于事,亚马逊一直都没给出解决方案。
有卖家觉得此次产品价格出现问题是与亚马逊的定价系统或第三方定价工具如repricer.com有关。

图源:亚马逊论坛
所以卖家觉得这应该是亚马逊的责任,由亚马逊承担卖家的损失,并且建议其他存在损失的卖家整理好证据向亚马逊进行索赔。
活动日之前的这几周,卖家们的处境真是异常艰难,亚马逊算法调整,关键词排名消失,产品销量下滑;现在又因价格问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多重影响之下,卖家们的营收一再被压缩。
所以在这个时候卖家们一定要以此为戒,准备一些应对措施:
1. 实时关注产品的价格:如果有些是依赖第三方工具的卖家,更要警惕起来,及时检查产品的价格有没有出现问题;
2.提高店铺风控意识:在亚马逊中,风控一定要摆在第一位的,遇到情况一定要第一时间去应对,整理好证据,及时向亚马逊索赔。
所以现在做亚马逊风控是方方面面的,而且还需要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提高自己的敏感度和应对变化的速度。
但是就在这个紧张的节骨眼上,还是有卖家在“顶风作案”,一直在封号的边缘反复试探!
02
卖家疯狂给自己产品上review
近期有卖家发现亚马逊上有一个呼吸训练机的链接,产品只有1个评价,但是却飙到了BSR榜单,这个异常的链接不禁让卖家怀疑:这是用了什么新的黑科技吗?

图源:卖家爆料
而没过多久,当卖家再点开链接看的时候竟然多出了1500多个评价,然后点进去一看发现这条链接被合并到了一个完全不相关的亚马逊自营产品上去了。

图源:卖家爆料
这种明目张胆的操作引起了不少卖家们的注意:
“听说有一套操作是用无品牌产品,制造商写要合并的品牌,通过一些神奇的表格就可以合并上,具体操作等个大佬解答!”
“找了个同名品牌搞自营的链接过来合并,直接不敢写品牌卖,单也没有,广告拉满了好像,自然位全部冲上去第一了,不知道用了什么上首页的玩法”
有卖家透露,这种方法是通过镜像的其中一种来操作的。
镜像这种操作方式其实在之前就已经有卖家操作过了,镜像不同于合并僵尸listing,其实就是卡系统review的bug,比如说A产品与B产品合并,后台和亚马逊也都能看到AB的变体关系,但是通过无变体镜像,可以通过亚马逊看不到变体关系的情况下,合并评论,合并之后,立马删除父体。
镜像通过无父体关系来实现评论双共享,因为没有变体,所以不像僵尸合并一样风险高。
总的来说就是一种违规手段,后续肯定还是会有问题出现的。而且目前“虚假评论最终规则”已经全面生效。
2024 年 8 月 14 日,联邦贸易委员会宣布了规范消费者评论和推荐的最终规则,并于 2024 年 10 月 21 日正式生效。
具体的规定如下:
虚假的消费者评论和推荐:包括人工智能生成的虚假评论以及未实际使用过产品却提供的评论。企业不得创建、销售或购买此类评论,也不得从公司内部人士那里获取评论,更不得在明知是虚假的情况下传播此类评论。
购买正面或负面评论:商家不得提供报酬或其他奖励以获取特定情绪的消费者评论,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
内部评论和消费者推荐:公司内部人士撰写的某些评论和推荐将被禁止。同时,直系亲属也不得进行评论。
公司控制的评论网站:企业所属的网站或实体不得为自己的产品提供独立评论或意见。
评论压制:企业不得使用法律威胁、人身威胁或恐吓等行为来阻止或删除负面评论。
滥用虚假社交媒体指标:任何人不得出售或购买虚假的社交媒体影响力指标。
其实在亚马逊上存在虚假评论的产品不在少数,甚至有卖家为了恶意竞争,给竞争对手上恶评,直接影响竞争对手店铺的销量。
虽然目前还不确定亚马逊是否会实施这项规则,但是有卖家指出,有了该政策之后,如果卖家报告的虚假评论被亚马逊忽略,可以起诉亚马逊违反法律。
所以还是希望亚马逊能尽快实施,以保证整个市场的公平性,不能寒了卖家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