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国家联手围堵中国"低价包裹",全球贸易格局面临重塑

2025年5月,G7财长会议讨论对中国低价商品加征关税,以应对"产能过剩"。美国已废除小额免税政策,欧盟计划对150欧元以下包裹征收2欧元/件费用,日本、英国也在收紧类似政策。2024年欧盟接收46亿件中国包裹(占91%),日本进口量五年增长5倍。G7称此举是为保护本土企业、确保产品安全和增加税收。中方回应反对贸易壁垒,呼吁公平竞争。专家估计新规或影响中国280亿美元跨境电商出口。全球贸易规则正面

G7国家联手围堵中国

2025年5月20日,G7财长会议在加拿大班夫召开,一场针对中国跨境电商的联合行动正在酝酿。加拿大财政部长商鹏飞(Chrystia Freeland)在会议上证实,七国集团已开始讨论对中国低价值商品加征关税,以应对所谓"产能过剩"带来的市场冲击。这一动向标志着全球主要经济体正加速收紧对"小额包裹"贸易的监管,中国跨境电商企业或将面临新的挑战。  

 美国率先行动,欧盟紧随其后  

美国特朗普政府本月签署法案,正式废除"小额关税豁免"(De Minimis)条款,直接冲击Temu、Shein等依赖低价策略的中国电商平台。与此同时,欧盟委员会也于5月20日提交提案,拟对进入欧盟市场、价格低于150欧元的小额包裹加收每件2欧元的处理费,并计划未来彻底取消免税门槛。  

 数据显示,2024年欧盟共接收46亿件小额包裹,其中91%来自中国,平均每秒就有145件中国商品进入欧盟市场。法国是最大的接收国之一,去年进口近8亿件低价包裹。欧盟贸易委员谢夫乔维奇(Maroš Šefčovič)表示,新规旨在缓解海关压力,并保护本土中小企业免受"不公平竞争"。  

 日本、英国同步收紧政策  

除欧美外,日本和英国也在调整小额进口免税政策。日本财政部计划取消1万日元(约合480元人民币)以下商品的免税待遇,并要求电商平台向税务部门申报纳税。2024年,日本此类进口商品达1.7亿箱,总价值4258亿日元,规模已是五年前的5倍。  

 英国财政大臣近日也表示将重新审视De Minimis制度,而法国早在4月就单方面对所有低价包裹征收"临时管理费",以在欧盟统一政策出台前先行应对。  

 政策背后的三大动因  

1. 保护本土产业:欧盟称低价中国商品挤压了本土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2024年相关投诉量同比激增217%。  

2. 产品安全与环保问题:欧盟检测发现,约15%的小包裹含有不合规或潜在危险商品,同时大量轻型包装加剧了物流污染。  

3. 财政税收考量:日本测算显示,现行免税政策每年造成约800亿日元税收流失。  

 中方回应:呼吁公平贸易环境  

针对G7国家的举措,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称,中方始终支持开放包容的国际贸易体系,反对单边贸易壁垒,并呼吁各国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商务部专家分析,若相关政策落地,可能影响中国跨境电商约280亿美元的出口规模。  

 随着全球贸易规则进入调整期,这场围绕"小额包裹"的博弈,不仅关乎中国电商企业的出海前景,也可能重塑全球跨境电商的监管框架。世界海关组织预测,2025年全球跨境电商监管改革涉及的经济总量将突破1.2万亿美元,其影响范围远超单一市场。

做站外,找小牛 跨境店铺
  • 相关文章
  • 最新文章
  • 蓝海引擎
  • 蓝海引擎
  • 蓝海引擎 | 专注跨境电商综合服务 全媒体开户,助力品牌出海 一站式跨境服务,共创全球商机! 欢迎咨询:400 666 9515
  • 内容
    237
  • 阅读
    89519
  • 粉丝
    0
扫一扫, 关注我
蓝海引擎
回收商标,亚马逊店铺 AdsPower指纹浏览器 做站外,找小牛 跨境店铺

官方社群 & 卖家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