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一纸政令掀起跨境行业海啸!全球小额免税政策正经历历史性变局。政策反转如同“闪电战”,让无数跨境卖家措手不及。在这场充满不确定性的博弈中,跨境人如何抓住关键信号,找到生存法则成为关键。
01
美国暂时恢复T86关税政策
美西时间2月7日深夜(北京时间2月8日凌晨),特朗普政府突然撤回2月1日颁布的"800美元免税禁令",戏剧性恢复T86清关政策。这一大反转暴露着三个关键信号:
美国海关和物流系统遭遇承受极限
特朗普突然宣布加征关税并且取消T86关税,导致国物流基建难以承受,海关系统、机场等都陷入"系统过载"。据悉,肯尼迪机场积压的包裹超过100万个。
消费者成本红线预警
取消小额免税,意味着美国消费者在购买境外商品时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
美国对外贸易委员会测算显示将导致民众每年多支出17亿美元关税。
恢复T86关税政策是“暂时性”的,有专家预测,未来1-3个月为过渡期,全面调整或需6-12个月。卖家需警惕政策再次变动,趁着这个短期安全窗口期提早布局。
02
欧盟欲取消“小额免税”政策
当美国还在政策拉锯时,欧盟委员会又发出公告:
欧盟将正式取消执行多年的“150欧元以下进口商品免税”政策(原适用于货值≤150欧元的B2C订单),改为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关税。
其新规的四大杀招直指中国跨境卖家:
关税成本增加
取消150欧元免税门槛,意味着每件跨境包裹都将面临20%-30%成本增幅。以某款售价100欧元的3C产品为例,新政后综合成本将飙升26.7%。
征收手续费
提议对进口商品征收“非歧视性手续费”,目的是帮助海关“适当控制”进口。
这预计每单增加3-5欧元隐性成本,对9.9欧元包邮商品构成致命打击。
海关加强查验
电商平台需在商品抵达欧盟之前提供详细的货物信息,以便海关官员能够更有效地检查和监控包裹。
平台责任连坐制
Temu、Shein、aliexpress和Amazon等平台被强制要求承担商品合规责任,预计将引发新一轮供应链审查风暴。
不过,该政策提案还要经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审议,预计最快2025年实施,卖家需要密切关注。
03
企业如何布局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近期的一系列事件,TikTok禁令24小时内戏剧性逆转、USPS暂收中港包裹不到24小时后恢复、特朗普关税新政7天经历"颁布-撤销-再谈判"。
这些像过山车般的政策变动揭示了一个关键问题,跨境企业要想实现长久发展,必须准确把握政策方向,提前做好部署,以应对潜在风险。
布局海外仓
针对高频复购商品,可考虑提前备货至美国海外仓,降低政策波动对小包裹直邮的影响。
同时,卖家应考虑在多个地区布局海外仓,以分散风险并提升供应链灵活性。
加强供应链管理
卖家应与多个物流渠道建立合作关系,确保一旦政策变化,能够迅速切换方案,保障货物流转顺畅。
关注政策风向,灵活调整
特朗普上任以后,关税政策可能再度发生变化。建议卖家同步关注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分散单一市场风险。
布局Temu、TikTok Shop、本地电商平台等其他平台,多元化发展。
当同行还在争论政策走向时,领先者已在海外仓储备了三个月的安全库存;当对手焦头烂额应对清关危机时,布局者正通过多仓联动物流网络收割市场份额。跨境行业的下一轮洗牌,注定属于那些善用政策窗口期提前布局的人。
客服
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