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贸易愈发活跃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小企业意识到:“等客户上门”已不如“主动出海”来得实在。可面对陌生的海外市场,第一步该怎么走?客户要去哪里找?这篇文章将为你梳理几个最实用的获客渠道,并结合过来人的经验,总结出最值得注意的“坑点”,助你从容迈出外贸的第一步。

一、实际找客户的4大渠道
1. 阿里巴巴国际站(Alibaba.com)
适合人群:想快速获得曝光、没有海外渠道基础的小微企业。
平台特点:买家集中度高,关键词搜索逻辑清晰,是中国出口商最早一批“走出去”的平台。
操作建议:
选择垂直细分类目,做精准关键词设置。
保持7×24小时在线状态,响应越快排名越高。
积极使用RFQ(询盘)报价工具,主动出击。
2. LinkedIn(领英)
适合人群:做2B贸易、有一定商务表达能力的工厂、服务型企业主。
平台特点:全球最大的职场社交平台,能直接找到企业负责人和采购人。
操作建议:
⚠️注意:避免机械复制粘贴同样的私信内容,建议提前做好模板分层设计(行业+岗位+需求场景),提升回复率。
3. Facebook & Instagram
适合人群:面向消费品、手工艺品、定制类产品出口的中小品牌。
平台特点:视觉展示强,适合低门槛做品牌曝光及获客引流。
操作建议:
⚠️注意:广告投放需小预算测试,选对国家市场尤为重要,建议先从本地华人较多地区起步(如马来西亚、新加坡、迪拜)。
4. Google + 企业官网 + 海外B2B展会名录
适合人群:有一定资源投入意愿、想建立独立品牌形象的中小企业
组合打法:
⚠️注意:不要指望一个官网就能有客户找上门,官网只是信誉与沟通的背书,还需要持续推广引流。
二、找客户的5个关键注意事项
语言表达要简洁直接,不要“翻译腔”
推荐写简明商务英语(如“Hi, we are a factory of [产品] in China, supporting OEM orders with fast lead time.”)
不要发产品太多,越精准越好
发1-2款主打产品+可选规格+场景应用更容易引发兴趣。
客户未读未回≠失败,需建立跟进系统
第一次联系无回复可设置3天后再次发提醒,最多不超过3次为宜。
图片、报价、资质三要素必须齐备
优质产品图+有竞争力的价格+认证/工厂照片可大幅提升信任度。
尊重时差与文化,沟通要讲究策略
建议避开对方凌晨时间发送信息,注意国家节日。语气礼貌、提问开放式效果更好。
收款账户必须提前准备好!
再小的订单,也需要靠谱的收款渠道。有些新手外贸人常犯一个错:等到谈妥客户后,才去开收款账户,结果耽误交易、影响信任。
建议你在出海接单之前就注册万里汇外贸B2B账户,这样不仅方便报价格式统一,还能即时提供收款链接、生成账单、开具发票,大大提升专业度。
迈出找海外客户的第一步并不难,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渠道+有计划地执行。如果你已经在准备产品报价、打算开拓海外客户,现在就该行动起来,同时别忘了:
注册万里汇外贸B2B账户,开启你的全球订单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