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跨境电商行业迎来新一轮政策调整,各大平台纷纷收紧合规要求,从供应链审核到税务申报,卖家面临的挑战愈发严峻。本文梳理亚马逊、TEMU、Shopee等平台的最新政策变化,并提供可落地的应对策略,帮助卖家规避风险,优化运营。

一、亚马逊:供应链严查与泛欧计划升级
1. 供应链审核新规(6月30日生效)
亚马逊近期推出“史上最严”供应链审核政策,要求卖家提供以下关键材料,否则将面临商品下架、账户冻结甚至永久封号的风险:
365天内增值税发票:购买方信息(买家名称、税号、地址)必须完整,且商品明细清晰。
供应商资质证明:包括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联系方式等,避免“三无”供应商导致审核失败。
品牌授权链:若销售品牌商品,需提供完整的授权文件,防止被判定为假冒或侵权。
物流凭证:提单、空运单等需与供应商信息一致,避免“货不对板”问题。
应对策略:
2. 泛欧计划强制纳入荷兰站(6月25日生效)
亚马逊欧洲站调整Pan-EU政策,要求卖家必须激活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五国库存,否则将失去泛欧配送资格。
应对策略:

二、TEMU:半托管模式与税务优化
1. 半托管模式成主流
TEMU近期调整运营策略,全托管模式暂停,转而推广半托管模式,要求卖家:
通过认证海外仓发货,物流时效压缩至3-5天。
禁止中国直发,否则订单可能被取消。
应对策略:
2. 欧盟税务调整
欧盟取消150欧元以下免税政策,TEMU对全托管卖家代缴增值税,但半托管卖家需自主申报。
应对策略:
半托管卖家需注册欧盟VAT,确保合规申报。
关注平台税务政策变化,避免因漏报导致罚款。

三、Shopee越南站:差评率红线与合规调整
1. 差评率(POR)强制下架机制
Shopee越南站引入差评率(POR)考核:
应对策略:
优化产品描述,避免夸大宣传导致差评。
加强物流跟踪,减少延迟或丢包问题。
使用客服外包团队,快速处理售后问题,降低差评率。
2. 菲律宾FDA禁售清单
Shopee菲律宾站加强监管,禁止销售未获FDA认证的商品(如含不安全成分的保健品)。
应对策略:
检查商品是否符合当地法规,避免违规销售。
提前申请FDA认证(如适用)。

四、卖家综合应对策略
1. 供应链合规
淘汰不合规供应商,确保所有合作方提供完整资质。
建立供应商白名单,定期审核更新。
2. 税务优化
3. 物流升级
4. 客服外包降本增效

五、未来趋势:全球合规加速
2026年1月1日,全球首部跨境电商纲领文件《经营规范》将生效,要求:
主体资质AI验证(虚拟注册地址将触发风控)。
多国税号绑定(如土耳其站需本土代表)。
全链条数据可追溯(从生产到物流)。
2025年的跨境电商,合规不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底线。卖家需迅速调整运营策略,从供应链、税务、物流到客服全面优化,才能在政策风暴中稳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