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LinkedIn找到第一批客户:小公司也能撬动大单

LinkedIn

如何用LinkedIn找到第一批客户:小公司也能撬动大单

LinkedIn 作为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平台,已成为中小外贸企业获取精准客户的核心阵地。尤其对于资源有限的小公司而言,通过精细化运营LinkedIn账号,不仅能突破传统获客的成本壁垒,更能直接触达海外采购决策层。

从 “模糊人设” 到 “行业专家” 的形象重塑

LinkedIn 的算法机制更倾向于将内容推送给与账号标签匹配的用户,因此账号资料的专业化改造是获客的第一步。对于外贸企业而言,个人资料页(Profile)需围绕 “产品解决方案提供者” 的定位进行优化,而非单纯的 “销售” 形象。

(1)关键词体系搭建:让客户主动 “搜索到你”

在职业头衔(Headline)中植入核心产品关键词与应用场景,例如 “专注机械零部件出口的跨境贸易顾问 | 服务北美制造业客户 10 + 年”,而非简单填写 “Sales”。同时,在 “About” 板块采用 “问题 - 方案 - 价值” 的三段式结构:先点明目标客户所在行业的痛点(如 “东南亚纺织厂面临的原材料采购成本上涨问题”),再引出公司的产品优势(如 “15 年针织面料研发经验,支持 ISO 认证与定制化生产”),最后强调合作价值(如 “已帮助 30 + 家越南企业降低 12% 采购成本”)。需注意在段落中自然融入 “跨境采购”“B2B 供应链”“定制化生产” 等行业高频词,提升账号在搜索结果中的曝光率。

(2)视觉与内容的信任背书

头像建议采用职业形象照,背景图可设计为工厂生产线、产品展厅或客户合作场景(如集装箱装货现场),直观传递企业实力。“Experience” 板块需弱化个人履历,强化项目成果,

用 “价值输出” 替代 “硬性推销” 的获客逻辑

LinkedIn 用户对纯广告内容的抵触心理较强,优质内容需围绕 “解决客户业务难题” 展开,逐步建立行业影响力。以下三类内容矩阵可有效吸引目标客户关注:

(1)行业洞察:做客户的 “情报顾问”

针对目标市场的政策变化、消费趋势进行解读,例如 “RCEP 生效后,东南亚建材采购商需关注的 3 大关税调整要点”,在内容中穿插公司产品在当地市场的应用案例(如 “我司陶瓷砖产品通过万里汇美元账户直收款,帮助泰国客户规避汇率波动损失 2 万美元”)。此类内容可通过 LinkedIn 的 “文章” 功能发布,文末添加 CTA(Call to Action)引导私信咨询,如 “如需获取东南亚市场准入白皮书,可私信获取完整数据版”。

(2)供应链可视化:让生产能力 “看得见”

通过短视频或图文组展示从原料采购到出货的全流程,重点突出物流追踪、质量检测环节,并提及资金结算的便捷性(如 “使用万里汇菲律宾比索本地账户收款,省去美元兑换手续费”)。此类内容可发布在 “动态”(Post)中,添加 #B2BTrade #跨境供应链 等行业标签扩大传播。

(3)客户证言:用 “第三方背书” 打破信任壁垒

邀请已合作客户录制简短的视频反馈,内容聚焦 “合作前后的效率对比”,例如 “与中国供应商合作后,通过万里汇结汇流程缩短至 1 个工作日,比原代理公司节省 30% 时间成本”。发布时 @客户公司账号,形成双向互动,吸引同行业买家关注。

从 “海量群发” 到 “定制化沟通” 的策略升级

传统外贸开发信的高拒信率往往源于内容同质化,LinkedIn 的私信(Message)需结合客户背景定制化撰写,遵循 “3+1” 结构:3 句价值陈述 + 1 个明确行动指令。

(1)客户分层与需求挖掘

通过 LinkedIn 的 “高级搜索” 功能,按行业(如 “Manufacturing”)、公司规模(如 “500-1000 employees”)、职位(如 “Procurement Manager”)筛选目标客户,点击进入个人主页查看其动态与过往 posts,挖掘潜在需求。例如发现某欧洲采购商近期发布了 “寻找环保认证的包装材料”,可在私信中开篇即提及:“注意到您在动态中提到可持续包装需求,我司的可降解纸箱已通过欧盟 EN 13432 认证,曾帮助德国玩具品牌实现包装成本下降 15%,附检测报告链接(此处插入产品详情页),是否方便安排 15 分钟电话沟通方案?”

(2)开发信的 “利益可视化” 表达

避免使用 “我们的产品质量很好” 等模糊表述,改用具体数据与场景化描述。

(3)跟进节奏与信任沉淀

首次私信未获回复时,可在 3-5 天后发送第二条信息,聚焦行业热点而非重复推销,例如:“看到美国 FDA 新发布了医疗器械包装新规,整理了一份合规要点清单,是否需要发送给您参考?” 待客户产生互动后,再逐步引导至产品沟通。对于意向客户,可邀请加入 LinkedIn 群组(如 “全球外贸采购人俱乐部”),通过持续输出行业资讯维持粘性,直至进入样品测试与合同洽谈阶段。

用 “效率优势” 巩固订单转化

当客户进入付款环节时,跨境资金流程的便捷性往往成为订单成交的关键因素。万里汇作为蚂蚁国际旗下品牌,其 B2B 收款方案可帮助小公司展现专业度:

  • 多币种收款能力:向欧洲客户提供欧元本地账户,向东南亚客户提供印尼盾、泰铢等新兴市场币种账户,减少客户的换汇成本,例如 “使用万里汇马来西亚林吉特账户收款,您无需承担美元兑换的 1.5% 汇损”;

  • 合规与安全背书:主动向客户说明 “万里汇持有 60 + 全球支付牌照,资金由花旗、摩根大通等银行托管”,消除境外买家对资金安全的顾虑;

  • 付款场景延伸:对于通过 1688 采购的客户,可推荐 “外币直采” 功能,例如 “您可以直接用美元账户支付 1688 货款,无需结汇,单笔支付无额度限制”,展现一站式服务能力。

小公司的 “精准破局” 之道

在 LinkedIn 获客的全流程中,小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 “专业化人设” 与 “细节化服务” 的结合 —— 通过账号基建建立行业可信度,用内容运营吸引精准流量,以定制化开发信突破沟通壁垒,最终借助万里汇等高效跨境工具完成交易闭环。相较于大公司的资源投入,小公司更应聚焦细分市场的深度运营,配合万里汇在资金结算中的成本与效率优势,实现从 “找到客户” 到 “撬动大单” 的跨越。

做站外,找小牛 跨境店铺